欢迎来到今日读法网 -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地  方:

企业护航 >> 危机应对

首页 > 企业护航 > 危机应对

伊利蒙牛的公关套路,“三聚氰胺”案发时就已经用过了



发布时间:2020/7/29 15:31:14   来源:金错刀   

【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讯】:(金错刀

 

原标题:伊利蒙牛的公关套路,“三聚氰胺”案发时就已经用过了 来源:金错刀

近日,一篇名为《深扒蒙年、伊利六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的自媒体文章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广为传播,虽然目前多数链接已不可查看,但其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却依然余烟未散。

针对此文章,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 7 月 10 日发表声明,称该文 " 罔顾事实,刻意杜撰,用心险恶 ",并 " 强烈要求国家关部门立即删除该文章,取消该微信号,责承作者公开承认错误并向伊利、蒙牛及中国乳制品行业道歉,以消除影响。"

对于很多普通读者而言,由于并非乳制品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对文章中提到的 " 产品质量不达标 "、" 往牛奶里添加化学物质 "、" 降低检验标准 " 等专业性问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对于文章中描述的其他问题,则可以从其他公开渠道找到答案。

比如当年的 " 三聚氰胺 " 案,蒙牛和伊利确实也牵涉其中,而且除了儿童奶粉之外,蒙牛和伊利的液态奶也遭到了查处。

2008 年震惊全国的 " 三聚氰胺 " 事件,最终以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包括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在内的多名三鹿集团高管被判刑、多名政府官员遭处罚而划上句号。

在此后的多年间,人们提起 " 三聚氰胺 " 事件,也习惯性的将其与三鹿集团划上等号。

但事实上,当年的 " 三聚氰胺 " 案,是波及整个中国乳业的大规模奶制品污染事件,除了被处以极刑的三鹿,多个国产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其中也包括蒙牛和伊利。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具的检测报告,报告中显示:有 22 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 69 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蒙牛和伊利集团均在此列。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年对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蒙牛牌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了 28 份抽样检测,其中 3 份不合格,三聚氰胺最高含量(毫克 / 千克)为 68.2。

对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伊利牌儿童配方乳粉则进行了 35 份抽样检测,其中不合格样本数为 1,三聚氰胺最高含量(毫克 / 千克)为 12。

而在液态奶的抽样检测报告中,蒙牛和伊利也同样榜上有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于 2009 年公布的检查结果显示,当时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但蒙牛、伊利、光明三品牌的 24 个批次产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其中抽检蒙牛产品 121 批次,110 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11 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 0.8~7 毫克;抽检伊利产品 81 批次,74 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7 批次检出三聚氰胺,检出值在每公斤 0.7~8.4 毫克。

此类数据和相关报道,至今仍能在公开渠道查询的到。

虽然有专业的科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摄入三聚氰胺在一定比例内(2 公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是在液态奶中也查出三聚氰胺,结合当时市场上持续蔓延的恐慌情绪,对于蒙牛和伊利的口碑依然造成了负面影响。

再结合之前儿童奶粉中也被查出三聚氰胺成分,彼时的蒙牛和伊利更加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此前已通过官方渠道郑重道歉并出台补偿措施,但企业口碑的挽回却并不容易。

这种情况下,内蒙古商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爱蒙牛,爱伊利》的文章,署名为内蒙古当地七家企业的负责人。

文章全文如下:

请不要愤怒,爱是对他们最大的问责——

伊利、蒙牛有错,从法理上讲 " 错有应得,但罪不至死 ",从情理上讲也不能死,自己犯下的错要让他们自己拼尽全力、承担到底。

不能让他们倒下,这样会殃及千百万的奶农、不能让农民流着辛勤的汗水却换来心酸的泪水 ; 不能让他们倒下,这样会祸及数以万计的奶牛、它们的境遇生不如死;不能让他们倒下,这样会把一个地区的奶业无情摧毁、会使农村的经济支离破碎;真的不能让他们倒下,这样会有我们数万的亲人失业、朋友流离、家庭无助。

所以,请我们宽容吧,爱是对他们最好的惩罚——

伊利、蒙牛,可能伤了全国人民的心,但是、他们不能失去内蒙古人民的爱,相信他们,就像相信我们自己的孩子。请用我们 " 有声的恨 " 鞭策他们用我们 " 严肃的爱 " 支持他们——

伊利、蒙牛,你们要用 " 今天的良心 " 为全国人民 " 做牛、做奶 "!

如此情真意切的文风,加上几位商界大拿的联名倡议,拿奶农、奶牛、奶业的艰难处境来博取同情,思路清奇的洗白路径,也确实为当年伊利和蒙牛安然渡过危机贡献了不少声量。

如今再来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声明,似乎也和当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仅给《深扒蒙年、伊利六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一文扣上了伤害和抹黑中国乳业的帽子,在结尾处还不忘呼吁大家 " 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我们乳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似乎在潜意识里,已经把伊利和蒙牛与中国乳业划上了等号,一切对伊利蒙牛不利的动作都被视作是在和乳业发展作对,就是在给中国乳业抹黑。

那另一个问题的关键是,伊利和蒙牛真的就能代表中国乳业吗,若是真的如此,原作者所举的蒙牛国内外产品双标言论就不应该从蒙牛 CEO 口中说出。

本就是两家劣迹斑斑的企业,非要扯上整个行业发展的宏大命题,纵然现在确实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但也不应该对过去的黑历史就此全盘否定。

中国乳业能够有如今的产业规模,靠得是整个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伊利和蒙牛的崛起离不开这个时代的馈赠,但这个时代,是否也真的离不开伊利和蒙牛呢。

0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日读法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非今日读法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邮箱:law10086@163.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

民生舆情

暂无

友情链接

今日读法网 -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