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网易新闻
编辑整理 |今日读法网
【商业与法治舆情观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删除
寒冬腊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检察院收到一位潘姓老人寄来的求助信。快过年了,老人想去银行取一些现金,却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法院冻结。打电话向法院了解情况,却被告知法院已经判决他向银行偿还500万元贷款和利息,并对其采取了执行措施。
潘老说自己以务农为生,从未向任何人借过钱,也没有去过法院,更没收到过法院的传票,怎么就成了被执行人呢?
1 “我不是老赖”
这还是2018年的事。“我这几年攒的钱都在这张卡里了,钱取不出来,这年可怎么过呀。”70多岁的潘老被这莫名其妙的500万元巨债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我没有欠钱不还”“我不是老赖”,那段时间,潘老见到谁都重复着这些话。有人给他出主意:到法院申请上诉和再审。一年多的时间,潘老拖着羸弱的身体,放下了所有的生计奔波于城乡之间。
2018年2月,潘老被告知已经超过法定期限,维持原判。
一筹莫展之际,潘老的子女在微信上看到了徐州市铜山区检察院虚假诉讼团队的宣传信息,了解到检察机关民事监督部门还可以对法院已经判决的虚假民事诉讼案件进行监督。他们抱着一线希望向检察机关求助,请求检察机关对判决潘老偿还500万元的案件依法进行监督。
由于老人年迈出行不便,时任铜山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陈尊书就到老人家中进行询问。
见到陈尊书,老人难掩内心的委屈和激动。“别说500万元了,欠人家500块钱不还我都睡不着觉,我是真不知道咋就欠了银行这么多钱,我这辈子也赚不到500万啊!”
陈尊书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在仔细询问了当事人和相关证人之后,经过初步审查,发现了案件的疑点——潘老的身份证信息正面与之前借款合同纠纷案中银行提供的相同,但是背面的信息却不一致。
陈尊书怀疑,潘老可能摊上一起伪造证据制造的虚假诉讼。
检察官上门询问了解案情。(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 案件有了眉目
事情要从2014年9月说起,一家电子公司因经营需要向银行贷款500万元。合同约定期限7个月,按月结息,到期还本。
当时潘老被以一家设备公司股东的身份与其他4人分别和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或出具自然人连带责任保证书,自愿为电子公司向银行的500万元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对借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在银行发放贷款后,电子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偿还借款。期满后,电子公司连同提供担保的潘老等人被告上法庭。法院判令电子公司偿还500万元本金及利息;潘老等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经过进一步取证,潘老确实没有到过银行的证明,这很有可能是他人伪造潘老的签名在银行签订了担保合同。
如果是这样,那这就是一起典型的伪造证据制造的虚假诉讼,而要还潘老清白就必须要对这份担保合同上的签字进行笔迹鉴定。可进行鉴定,就要提供潘老在案件之前的亲笔签字进行对照。
案情有了眉目,提供一份材料也许不难,但是潘老当了一辈子的庄稼汉,亲笔签字的材料实在少之又少。
3 “谢谢你们还了我清白”
为了调取到有潘老签字的证据,陈尊书和办案团队的检察官们主动出击,跑了多家机关和单位搜集证据。
想到法院的笔录上会有签字,于是他们去法院调取卷宗。发现潘老与他们没有发生过纠纷,除了本案,再没有其他诉讼案件。
去车管所,调取车辆登记档案,发现潘老根本没有买过车。去不动产交易中心查询房产登记信息,潘老也没有买过房。
想到去婚姻登记处调取婚姻登记档案,又因为时间实在久远,在当时尚未形成档案。
检察官们最后想,潘老在银行柜台办业务的时候总会有签字吧。跑了很多家银行,却发现潘老只在自动取款机取过现金,并没有办理过其他业务。
……
很多次,陈尊书询问潘老:“大爷您再想一想,在哪里签过名字?”
潘老有些无助:“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是真的没有啊。”
调查一时搁置起来,陈尊书一度以为案件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想起潘老的委屈,他感到有些沮丧。但是没有证据的案件确实是没有办法监督的。
可是,如果在此时放弃,潘老就再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洗刷自己的冤屈,这位古稀老人也许就要背负无法还清的巨额债务以及“老赖”的名号抬不起头。
于是,陈尊书想着再试一下吧,再找一找。除了继续到各行政机关和单位查询,他们同时开始走访老人的亲属、邻居,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访中,检察官发现潘老的亲属在几年前曾帮他买过一份保险,而投保单上有潘老本人的签字。时间久了,潘老自己也忘记了这件事。陈尊书立即调取了这份投保单,一举攻破了难题。
经过鉴定,担保合同上潘老的签字确系伪造,非潘老本人签署。2018年8月铜山区检察院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后,法院依法再审撤销了原审判决。
2019年11月,这起长达3年的虚假诉讼案终于得以纠正,潘老被冻结的银行卡也恢复正常使用了。
原审判决撤销后,老人在子女的陪伴下专程来到检察机关,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紧紧握着陈尊书的手,重复着简单又真诚的话语:“谢谢你们,帮我证明了我不是老赖,这下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照在潘老布满皱纹的脸上。再审建议书和改判的民事判决书虽然只是薄薄的几张纸,但是背后却凝聚着检察官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这个案件的办理,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对于法律的依赖,”陈尊书说,“对于检察官来说,办案只是一项工作,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一个案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延伸阅读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河北邯郸一对农民夫妻,采收了1300斤菠菜,卖给当地的小贩,只卖了15元,每斤只有1分钱多一点。
图片来源:网传视频截图
来收菜的菜贩称“见到两个人不易,不想让他们将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丢弃,所以才象征性出点钱全给收了。”
之后,这位菜贩发视频解释称,菜农的菠菜一般,当时很无奈,别人都不要,最后他还是把菜收了。他拿了一把香蕉给中年夫妇安慰他们,称市场行情就是这样,确实没办法。
收菜男子:菠菜整体都便宜,稍次一点就没人要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日,河北邯郸永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表示,前述视频他们也看到过,从视频中看到,价格双方都同意,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应该没涉及欺行霸市。如果一方不同意,强买强卖那就有问题了。
稽查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蔬菜的价格都是市场调节,根据市场情况定价,就像香菜一样,以前还卖过几十块一斤。“疫情期间,农民的白菜没办法运出去,烂在地里请人收走,还得给别人钱。”
3月31日,拍摄视频的收菜男子杨先生表示,15元收菠菜的事发生于3月28日中午12点多,在永年区的一个村子里,那边有五六个市场,主产菠菜。
杨先生称,很多人不了解背景,实际上在他们那边,最近收最好的菠菜也只要1毛到3毛一斤。菠菜整体都便宜,导致稍微次一点的菠菜就没人要。“不说多少钱,本身好的太便宜了,和次一点的就差几分钱,所以不会要不好的。”
杨先生说,他也没有称过那一车菠菜到底具体有多少斤,视频是从上往下拍的,看着车上装得不多,但其实他们的三轮车是加高护栏的。而且夫妻俩说一般都是拉1300斤,之前还卖2毛钱一斤,所以数量就以夫妻俩说的为准了。
值得注意的,目前,在各大超市、生鲜平台上,菠菜的售价多在4-9块钱一斤。
如何提高农户议价能力?
从大环境来看,农民供给与市场需求因农产品本身的延宕性而难以有效匹配。农产品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市场反馈信息往往是滞后的。当很多农民根据当前的农产品价格决定一个季度甚至数年的作物品种后,等作物长出成熟再运到集市上,市场往往早就“换了天地”。农产品供应无法有效对接市场需求,便陷入“米贱伤农,米贵伤民”的怪圈。
但必须承认,农产品滞销是市场规律的体现,是发展商品农业必须克服的难题。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从而让价格再次回归正常;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说,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应该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即便这意味着阵痛。
据新华社,大规模的农产品烂市,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一个乡镇农户一年没有收成,将极大地影响一个地区的社会稳定: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土地产出如果不能为农民基本生活“兜底”,农民利益将失去最后的保障,对农村社会秩序将造成严重冲击。
农民利益无法保护,说到底,是因为农民议价能力弱。一是农民组织能力差,无法作为一个整体去商量价格;二是因为农产品无法长期贮存,回旋空间小,不少农民赔钱也得卖;三是因为农民距离市场远,不卖给原料收购商,也无法直接卖给消费者。
所以从长期来看,必须建立优化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全链条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产品贮存问题,一靠建设冷库等储藏设备,二靠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农产品价格暴跌时凸显出来的需求,市场自会作出反应,政府可以适当引导;农民组织能力差的问题,还需农村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价格暴跌、农民吃亏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而要拉近农民和市场的距离,离不开更为开放的农村、更了解现代营销的农民。
针对菜农卖菜太便宜,消费者买菜又太贵的问题,则要打通农产品流通环节。2019年,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谈到着力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相关措施的实施时表示,在促进农产品进城方面,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措施,进一步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一是推进产销对接,根据农产品上市季节,举办多种对接活动,促进应季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二是推广农商互联,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三是推动完善零售网络,指导地方建设改造社区菜市场、农贸市场、便利店等基础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百姓在家门口更方便、更放心地买到时令农产品。”
据央视财经,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5.20元,环比下降13.9%。整体来看,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下行的态势。记者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春节之后至今,蔬菜价格就进入到季节性下降区间。商户介绍说,三月份,茄果类、叶类菜和食用菌价格降幅较大,像青椒、洋白菜和芹菜环比降幅都超过30%。去年以来居高不下的大葱价格,也出现了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