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法网评:近日,频频爆出某社交电商平台涉嫌网络传销的新闻。争议中的社交电商何去何从,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多级主体或层级、佣金分配比例成了议论的焦点。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国内社交电商市场规模将突破3700亿元。当传统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作为新增长点的社交电商已经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
一些社交电商的部分商品,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比较,具备一定价格优势,这或许是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社交电商凭借其爆发式增长曾多次获得资本方青睐不过,随着微信平台对整个社交电商生态规范,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成为社交电商的“痛点”。来自消费类投诉平台接到的用户维权案例显示,电商新零售消费投诉明显增多多,主要问题为不退保证金、产品质量、延迟发货、佣金提现困难等。
去年以来,多个涉嫌分销的电商公众号先后被微信封号,包括一些著名的火爆一时的社交电商平台。到底是新零售还是网络传销,一时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
社交电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出来的新经济形态,目前电商80%的份额都在移动端,围绕新经济的平台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同时任何商业创新都不得逾越法律法规的红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特约高级研究员吴祖良表示:判断披着‘互联网+’外衣的‘新模式’是否属于传销,可看其是否具备以下主要特征:是否需要交纳或变相交纳入门费;是否分层级,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是否根据下线获利,上线直接或间接从发展的下线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中计提报酬或‘返佣’。”有别于传统线下传销组织,网络传销之所以难以判定,原因在于他们往往会提供实质性的产品或服务。此前一些平台的推广策略可能触犯了相关法律条例,但平台本身是有增值商品进行销售。相反,如果平台的商品价格明显虚高,产品单一,佣金制度明显背离了市场价值体系,基本靠不停地拉人头发展下线才能维持的平台,必须要从严监管,绝不姑息。
随着新《电商法》和《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新零售商业模式有待市场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