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制作换脸视频,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恶意丑化或将他人肖像换脸到某些不雅视频中,还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名誉权;对名人头像进行更换等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权利,还涉嫌侵犯著作权。
普通人应从源头进行自我约束,尽可能减少生活隐私照的曝光,以免给他人可乘之机。被侵权人如果发现网络或视频上有人制作发布侵权视频,又难以联系上发布者,要尽可能固定证据截图并报警,由公安机关侦查视频来源的合法性和用途。
近日,一款人工智能换脸软件刷爆朋友圈,此事件引来了大量的“褒贬不一”的评论。其实,早在今年初,就有AI换脸视频出现,很多明星都曾有过“中招”的经历。
网民讨论的焦点在于:未经本人授权就被“换脸”,是否构成侵权?如果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不是可以免责?随着AI换脸技术的普及,大众百姓也会成为视频主角,如何有效利用法律有效地防止个人权益遭受侵害?
换脸视频为何引起大众争议
前不久,某热播剧收官后,有网友使用AI“换脸术”将主演饰演的人物形象换成了另一名演员形象。有人认为换脸之后看起来更加顺眼,也有人表示换脸是强行蹭热度,褒贬不一的评价引发了双方粉丝大战。
这不是AI“换脸”视频第一次引发争议。今年初,一位名为“换脸哥”的网友用人工智能技术独自完成一段视频,,与其相关微博话题浏览量瞬间达到一个亿。网友们在质疑该视频创作是否侵权的同时,更担忧的是,AI换脸技术的普及而遭到不法分子以营利为目的而遭到滥用。
网友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早在2017年,一个外国网友就使用AI技术将《某剧》的扮演者换到了色情影片女主角身上。这一技术被公开后,国外网友还开发出了换脸软件,一些政客也被迫“换脸”到各类视频中,形象也被恶搞丑化。
据网上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曾发声:AI换脸技术本身并无任何不当,但由此引发的其他衍生现象却需要相关部门关注。他表示,相比技术,更应对使用它的行为作出规制。
未经授权“换脸”必定属侵权行为,后果严重的需承担严法律责任
技术争议并未让视频创作者停下脚步,网上持续流传出“换脸”直播主播等视频。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如果随意为他人“换脸”,可能会涉及多方侵权。
特别是以营利为目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换脸视频制作,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还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换脸视频使用他人肖像后,产生的舆论效果和对受害者自身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更不可估量,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负面影响。
而从制作的换脸视频内容角度考虑,如果换脸时恶意丑化他人肖像或将他人的肖像换脸到某些不雅视频中,还可能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小编搜索某视频网站发现,很多换脸视频的浏览量达几十万,甚至于观看量最多的达到几百万不等。很多网友认为,在互联网包容创新的邻域里,视频发布很可能会引发粉丝倍增及流量变现,很难从根本上定性是否为营利行为。
大众对于换脸视频的制作与发布热衷不减,即便是为了娱乐没有牟利动机及获益,仍可能对他人的肖像权与名誉权造成侵害。 “此外,对名人头像进行更换或篡改原作品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行为还涉嫌侵犯著作权。
AI“换脸”视频的大量出现 普通人也会被换脸
AI“换脸”视频的大量出现,引发了大众对于网络安全的担忧:明星可以被换脸,是否意味着普通人的脸也能换?
小编通过搜索发现,贴吧、淘宝、闲鱼等平台中,均存在AI换脸软件的售卖信息。在一家专门售卖AI换脸软件的网上店铺中,商家提示进店咨询可免费加微信领取换脸软件一套,有购买者留言评价称软件容易操作,出片快,效果自然。为规避风险,有部分卖家在详情页贴出了免责声明:“软件只涉及AI技术的研究,禁止制作任何色情、政治及违法视频文件,如触犯法律,后果自负。”
在一家专门售卖AI换脸软件的店铺中,加店主微信可免费领取换脸软件,店铺中最贵的软件仅需38元,并且卖家会提供教程和素材供使用者学习。
近日一款AI换脸App上线,竟囊括娱乐App下载排行榜第一名,其宣称仅需一张正脸照,就可“换脸”成为任何视频的主角。小编体验时发现,上传照片后合成视频的过程不到一分钟,约90%的场景看不出任何违和感,脸部装饰如眼镜等转换得也很自然。
对此款软件的上线推广,不禁令人担忧,“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规定只要使用此软件,就‘贡献’出了肖像权,无论提交的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脸。”
普通人应从源头进行自我控制,尽量减少生活照的曝光,以免给他人可乘之机。随着换脸技技术的发展,大众应更加注重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
对于平台与卖家来说虽然迎合了市场需求,商家和消费者可以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范围内合理使用。但也要有自任何义务做好风险控制。
未经授权制作发布换脸视频将违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目前各大网络金融平台均有人脸识别系统,该技术应用到解锁、打卡、购物支付等生活场景中,如果有人恶意使用AI换脸技术,个人的隐私和财产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小编废了好大一股劲儿也没有了解到关于“”换脸”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
其实,早前就就有部门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肖像、声音,不仅侵害自然人的人格权益,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建议法律对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换脸”问题予以回应。
正在修订的民典法草案第79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也就是说,当民法典正式通过后,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他人同意制作发布换脸视频都将违法。
工信部也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今日读法网小编建议:如果在网上发现了自己被“换脸”的视频怎么办?被侵权人如果发现网上有人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发布侵权视频,又难以联系上发布者,要尽可能固定证据截图并报警,由公安机关侦查视频的来源及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