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今日读法网 -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地  方:

企业护航 >> 危机应对

首页 > 企业护航 > 危机应对

"大数据+智能化"打击违法犯罪 智慧政法护航平安中国



发布时间:2019/6/4 19:01: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政法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在不断深入推进,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治安总体水平,也在不断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原标题:智慧政法护航平安中国

        图为深圳南山蛇口派出所。南山公安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各大商圈人流变化,实现了扁平指挥、精准打击、精确防范。

        “张学友的演唱会有多厉害?看看抓了多少逃犯就知道了!”逃犯接连在演唱会上落网,一度成了网络上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实,网友心中都明白,让演唱会成为“逃犯克星”的,并不是歌星,而是演唱会门口安检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技术,相同的技术还应用在火车站、地铁站等多种其他场景当中。而像这样的人脸识别,只是各种高科技运用在政法工作中的冰山一角。

打击违法犯罪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当地公安局研发出了一个小区智能管理分析平台,实现了异常情况预警和对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有媒体报道,2018年3月,当地居民李先生在手机上突然收到家中门磁报警推送信息,他立刻点击了报警按钮,手机应用便自动拨打报警电话,警察迅速出警,将犯罪分子当场抓获。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智能化建设不断深入,多种高科技手段,在精准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屡建奇功,有力地推动了政法工作的发展。

        日前,在“2018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雪亮工程’成果展”上,功能各异的高科技设备引发关注。无人机、巡逻战车机器人、无人律所、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甚至还有步态分析系统,根据机器的深度学习再与人脸大数据系统进行比对,可以很快发现行为人的异常举动。

        这些技术都在打击违法犯罪、建设平安中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助力政法工作实现智能化、数据化,提高了政法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智能定位、人脸识别、图像追踪、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政法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在不断深入推进,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治安总体水平,也在不断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筑牢安全藩篱

        智慧政法不仅在打击违法行为时大显神通,在日常生活中,它所筑牢的安全藩篱也非常坚固,让人倍感温暖。

        家住天津的一名网络女主播曾在视频直播间内直播自杀画面,视频中除了女孩的直播间之外并无其他线索。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当地警方确认了女孩身份并发现了她所在的位置,在接到网友报警后40分钟之内就找到了女孩,挽救了她的生命。这些往日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情节,如今正真真切切地发生在身边。科技助力,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火眼金睛”的“神探”,更帮助我们赢回了一个宝贵的生命。

        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件中,公众对平安中国的信心越来越足。智能系统,给了不守规矩的人以震慑,也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安全保驾护航。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持续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成了众多民众的生活常态。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黑恶势力是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发展日益成熟的科技手段,无疑也会在“扫黑除恶”这场硬仗中发挥重要作用。

良好治安获赞

        在外国网站上,一个关于“中国到底有多安全”的问题曾经引发热议,一位在中国居住了十几年的外国女性就曾留言说,自己在中国的4个城市都生活过,在半夜外出也从不害怕,并且还会放心让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乘坐地铁。类似这样的外国网友留言还有很多很多。

        中国为什么这么安全?离不开政法机关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早在2015年4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就曾指出,要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应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主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经过几年的发展,历经“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中国在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而今,政法机关抓住机遇,继续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深化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实现精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高效。同时,以更加科学的方式部署人力、物力,“智慧警务”也成为各地的发展目标。

        利用高科技也能即时监测人流量,并对隐患点做出准确评估,合理布警、防范风险。我们相信,这些让人竖起大拇指的智慧政法,一定会为“平安中国”架起一面坚固的防护盾牌。

0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于今日读法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读法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日读法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非今日读法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邮箱:law10086@163.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今日读法网联系,我方将尊重您得意见与建议。

民生舆情

暂无

友情链接

今日读法网 -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律所联盟 地方链接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